行业部门预测,到2028年,我国银发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2.7万亿,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上海作为国内人口基数大、收入水平高、老龄化程度深的城市,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近600万、占比37%,银发旅游市场需求更多、潜力更大。
然而,多年来,国内银发旅游市场处于“边缘赛道”,存在产品单一、服务粗放、行程太赶太累等问题。5月8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钟晓敏做客“2025上海民生访谈”透露,上海将针对银发族开发特色化旅游产品、提升适老化旅行服务,努力让老年朋友玩得开心、玩得满意。
钟晓敏说:“我身边也有不少长辈和已经退休的朋友,不是在旅游,就是在去旅游的路上。有开着房车带着孙辈自驾出行的,也有坐着邮轮去极地看冰山、看极光,追求自己的诗与远方。从市场发展来看,我们过去确实存在对银发旅游重视不够的问题,比如行程太赶太累,甚至有因为年龄的隐性门槛,报不了名、参不了团的情况发生,老年朋友的旅游体验度、感受度并不太好。”
去年以来,上海市文旅局逐渐把银发旅游作为发展个性化、订制化旅游市场的重要着力点。在钟晓敏看来,“从打卡式旅游到沉浸式康养,必定是未来银发旅游最强劲的增长动力。从过去比较常见的挤满50人的大团,到现在火爆的10人以下精品小团,都体现了老年朋友对于旅游过程中感悟自然、文化熏陶有了更多的期待,对于游玩过程中的健康保障、无障碍出行、旅途陪护等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
她透露,上海市文旅局近期联合市民政局,以“乐龄·乐游”为主题,推出服务老年朋友的“五个一”旅游产品和服务举措。
第一个“一”是“一批友好型线路”。聚焦慢旅行、深体验,组织旅游企业推出老年友好型定制化精品旅游线条,涵盖了景区场馆、乡村郊野、康养度假等多种类型,穿插古建筑讲解、戏曲欣赏、非遗体验等多种元素。比如,“东滩湿地、明珠湖乡村野趣2日游”线路,导游带领老年朋友体验自然生态,全程品尝特色农家菜,入住特色度假村,旅程舒适又暖心;“活力临港·未来新城休闲康养2日游”线路,安排游览中国名家主题雕塑园、南汇嘴观海公园、科技智慧图书馆、世界顶级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漫步新场古镇,行程丰富多彩。为了满足老年朋友的不同需求,各大旅游企业也是使出浑身解数,比如,上海青旅主推康养疗愈产品,游客行程中可参与高尔夫、太极、瑜伽等康体活动;春秋旅游推出趣味摄影主题,全程安排摄影老师专业指导。4月15日,九游官网首批线位活力老人从长途客运中心出发,开启了寻访新上海的美好旅程。
第二个“一”是“一份打卡新菜单”。为了把更多的文旅新空间、游玩新方式介绍给老年朋友,指导各区,设计了50条区域性银发旅游主题游径。点位设计上,除了传统景点以外,更突出新晋网红打卡地、旅游休闲街区、家门口好去处、非遗民俗、康养休闲、车游船游等热门点位。今年计划开通的一百多趟旅游专列中,与铁路部门合作,针对老年朋友推出了更多的银发旅游专列,提供精准化分类、多样化选择、灵活性搭配的旅游特色服务。今年,还将结合邮轮新航线开通,推出“银发邮轮游”专场活动,为老年消费者提供专属的邮轮产品。
第三个“一”是“一条报名快车道”。为了方便老年朋友了解旅游产品,依托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让旅游产品信息直达社区,让老年朋友可以在家门口选择线路、轻松报名。
第四个“一”是“一张乐龄旅游卡”。上海都市旅游卡是专门为游客特别是自由行游客定制的旅游消费卡。今年,将推出上海都市旅游卡的“乐龄版”,除了原有的公交卡功能和涵盖的传统景点之外,增加更多老年朋友喜闻乐见的文旅场景和酒店服务,提高了优惠预定的权益。比如加大周中错峰时段的预定优惠力度,叠加养老院体验、医疗陪诊服务等适用老年朋友的场景,实现“一卡多用、优惠多多”。
第五个“一”是“一个就近集散点”。为了解决老年朋友旅游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会同各相关区,梳理盘活现有旅游集散站、客运中心、文化广场等,在各区域设置就近旅游发车点,为老年朋友提供就近就便的旅游出行服务。
此外,今年,上海市文旅局有意将银发旅游产品打造成像“市民艺术夜校”这样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产品,协调相关部门、区域、景区、旅游企业,加大对工作日错峰时段的旅游产品优惠力度,这样既可以避开年轻人扎堆的周末、节假日等时段,提高旅行的舒适度,又可以拿到最大的折扣、享受最多的实惠,旅游企业也提高了淡季资源和设施的利用率,一举多得、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