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为2025年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概览报告。将梳理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对该行业的发展现状、产业链、行业规模作出具体分析。此研究将会回答的关键问题:
水下机器人是可潜入水中代替或辅助人类进行水下极限作业的机器人。海洋占地球总表面积约71%,其中深度在200米以下的深海海底占比约93%。目前,99.999%的深海海底尚未被观测到,水下机器人是深海探索的“眼睛”和“手臂”,对于深海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广义的水下机器人即潜水器,包括载人潜水器和无人潜水器。狭义的水下机器人指无人潜水器,包括遥控式潜水器、自主式潜水器、以及混合式潜水器,其中,HOV能发挥人的主观性,ROV作业能力强,AUV能执行大范围的探测任务,ARV结合ROV和AUV优点,是信息型AUV向作业型AUV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型水下机器人。
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起步较晚,行业尚未形成集聚效应,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企业产品定位呈现差异化竞争态势。具体而言,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企业可分为消费级、工业级和军用级。消费级企业以深之蓝、博雅工道、鳍源科技、潜行创新等代表;工业级企业以中海辉固等为代表,部分消费级水下机器人企业同时涵盖工业级水下机器人产品,如深之蓝、博雅工道、鳍源科技;军用级企业以重庆前卫等为代表。
2024年中国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67亿元。随着中国深海资源开发、海洋强国建设、智慧海洋战略等国家规划不断释放政策红利,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导航定位、水下通信等技术不断发展,来自海洋油气勘探、水产养殖、海底电缆巡检、水下安防、沉船打捞、水库大坝检测等多场景对水下机器人的需求激增,中国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中国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25%的增长速度,至2030年,中国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37.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