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可不简单,是专门给潜艇“保驾护航”的,也就是咱说的DSV(Diving Support Vessel)。印度现在也能做到深海救援和潜水支援,接着服务印度洋区域国家,真正摆脱“缺这块拼图”的窘境。
别看名字Nistar普通,这船总长118米,排水量1万吨,续航60天带潜水装备、遥控水下机器人、减压舱、吊机……直九游官网接就是潜艇救护中心、夜航母舰那感觉 (Naval News)。
他们2018年下订单,2019年底开工,2022年下水,2024年走完海试,今年7月8日正式交船,第10天就交付;7月18日Visakhapatnam举行仪式,海军大佬、国防部官媒齐上阵 。
印度官方放话,说这玩意不仅救自己潜艇,还能给伊印度洋区域伙伴当深海救援“首选队友” 。
之前印度造船多靠外援,华盛顿派技术、欧洲公司出设计。现在可不一样:80%本土部件,还动员120家中小企业,偏向“自主制造” 。这也叫走Atmanirbhar Bharat(自力更生)路线.
• 潜艇远海运营底气更足他们从这条船能看出——潜艇不再只在本海域巡逻,而是“跑远海+长时间潜航”模式可持续了。中国的潜艇也得照着提升支援舰编组能力。
• 战略伙伴可连通你看Nistar说要协助“区域伙伴”。以后谁出事,尼泊尔、马尔代夫也能叫印度帮。咱们也得加快海上救援体系,多点联九游官网演和救援网络展示。
• 造船业链条升级了大量中小企业参与防务高端装备,让人看到印度造船产业链有增长;咱也别光盯大航母,小船也能拉动技术生态,下沉阶段也该升级支援舰。
1. 不能只盯战舰,看支援舰也重要航母、驱逐舰固然厉害,结果还需要Nistar这种船来救潜艇、救工作,这就是完整海军体系。
2. 救援能力就是软实力中国早就给瓜达尔撤侨、给菲律宾抗台风救援上门。未来印度可以也做同款,加紧人道救援外交。
3. 竞争在升级,不光火力也底座印度有四重潜艇+支援舰,咱有核潜+深海救援,他们先占一半。咱就得补一补,升级电子侦察支援网络。
INS Nistar服役,不只是把船装上去,而是把印度海军推入“深潜时代”——救援、救人、合作都加码。